“我很早就挂号了,晚一点号就没了”
“可以加号吗?我挂了几次都挂不到”
“我朋友推荐我来的”
“我吃了他开的中药,效果立竿见影”
“跑了好多地方都没治好的病,他给我治好了”
......
中医因其“简、便、廉、验”的优势,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偏爱,中医医生也广受欢迎,近期每到周二下午,我院门诊部一楼岭南名医诊室门口总是人声鼎沸,慕名前来看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有些患者驱车几个小时专程从外市过来,他们早早地坐在大厅里,齐刷刷地等待着一位中医专家的出现……这位中医专家就是今年9月,区委区政府引进的广东省中医院岭南名医王儒平主任中医师。
王儒平主任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指出“大医精诚”,精即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诚即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之心普救含灵之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王儒平倾注仁心仁术,诠释大医精诚,获得员工、患者的好评。
恪守医者仁心,情系患者惠民生
王儒平常说“作为一名医生,最重要的是心路清晰、心地善良、心灵平静,要常修从医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大道至简,初心如馨。”他始终坚持高尚的职业道德,满怀仁心大爱,对待工作兢兢业业,总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处处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解患者之所优,关心病人的疾苦,视患者为亲友,耐心细致。坚守“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初心,坚持因病施治、对症治疗,千方百计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在王儒平的心中,给患者看病是最大的事。他的门诊每周一次,但是往往还没开诊便人满为患。即便是这样,到了下班的时间,他的诊室依然门庭若市。“坚持看完每一个病号”“一个下午喝不上一口水,常常错过吃饭的时间”这些对他来说再寻常不过。每次出诊限号20人次,但慕名而来的超过60人次,从下午2点半一直坐诊到晚上近9点,几乎成为王儒平出诊常态。他说“既然病人信任我,来找我看病,我就应该尽好一名医生职责,有些年迈的老人或是远道而来的患者,来一趟都很不容易了,不忍心让他们来回折腾,我下班晚些不要紧,最要紧的是给他们把病看完。”
在颐养院,许多长者听说王儒平主任中医师医术高超,中医疗效甚佳,却一票难求,总是挂不到他的号,为了实现让长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愿景,王儒平特意为长者开展了专场义诊活动,亲自到现场为长者把脉问诊。来看诊的长者看到王儒平激动不已地握住他的手说道:“王院长给您添麻烦了,这么忙还专程来给我们看诊,我这个病老是好不起来……”。王儒平连忙回应道:“没关系的,能让你们‘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是我们的责任,我很高兴为你们服务,你们会很快康复的,不用担心!”此景此情,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传承中医精髓,疗效显著解民忧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法,即从视觉嗅觉问诊触觉四个角度诊查病人,以获患者的大体病情、由表及里地查找病因,这考验的是医生的从医经历和临床技术。需要科学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做支撑、更需要丰富的坐诊及诊疗经验来达到确诊病患所患疾病的准确度及精准治疗。从医以来,王儒平始终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宗旨,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孜孜不倦的态度,在浩瀚博大的中国传统中医药大海中不断学习、求医理,并将所学理论联系病患具体情况、勤实践,坚持依靠中医特色与优势发展,结合西医治疗,独具匠心,临床疗效显著。
冯奶奶,95岁,因反复咳咳咯痰伴颜面、双下肢浮肿,曾在本市多家医院就诊,诊断明确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但疗效均不佳,症状未得到改善。家人想尝试中医治疗,遂来找王儒平院长诊治。王儒平院长耐心听取患者描述病情,以“八纲辨证”为总纲,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辨证论治开方施治,经过14天的中药治疗,冯奶奶的咳嗽、咯痰明显减少,浮肿明显消退。“我现在双脚轻松了,没有胀胀的感觉,晚上咳嗽也少了,容易入睡,我非常感谢王院长的耐心诊治。”患者冯奶奶握着王儒平院长的手感慨连连。
“我已经失眠很多年了,一直辗转多处就诊,安眠药助眠也用过,效果都不理想,我曾一度对治疗失去信心。最初抱着尝试的心情找王院长治疗,不过经过王院长的中医诊治,不仅改善了我的睡眠质量,还让我对治疗恢复了信心,我下次还会找王院长治疗。”患者王阿姨对着王院长竖起大拇指感慨地说。王阿姨今年52岁,已经有失眠多年,是多家医院的常客。前段时日,机缘巧合得知王儒平院长在中医院出门诊,未能挂到号的王阿姨看到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就诊患者,抱着尝试的心态请求王院长加号诊治。王儒平不顾饭点和休息,二话不说为其加号并耐心细致地问诊,观其舌脉象,根据王阿姨的病情,采取中医经典为其辨证论治,开具中药汤剂治疗,经过3周的调理,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因此她特意来到诊室表示感谢,于是便有了开场的旁白。
小吴是一位青年女性,正处于青春年华,本应朝气蓬勃,但是因为手汗症(双手出汗如泉涌、甚至会滴汗),一直困扰着她生活,导致她不喜欢与人相处,容易愁眉苦脸,之前也寻求过中西医治疗,效果均不明显,甚至有过做手术处理的想法,最近经好友的推荐前来找王儒平诊治此疑难杂症。王儒平查看病人后说:“《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外而为汗也’,故而阴阳盛衰或失于和调均可导致汗出异常。”经过四诊合参,运用营卫气血、阴阳以及脏腑学说等中医经典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经过近1个月的中药调理,不仅小吴的手汗相比之前明显减少,而且脸上又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一个个有疗效的故事使王儒平获得了许多患者的信任,也让他的名声在增城快速传播,这其中不乏我们身边同事介绍的家属及亲友,有的患者更是不远千里慕名而来。他常常讲:疗效就是最好的宣传。
守正创新岐黄,造福百姓守健康
王儒平出生于中医世家,受家庭氛围的影响,他饱读经典、博采众长,融汇中西,至今从事中医诊疗工作几十年,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中医药事业,他数十年如一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吸收先进医学理念,在技艺上开拓创新,善于学习并应用医学新理念、新技术服务群众百姓。他对中医药诊治及健康调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失眠、咳嗽、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月经不调、痛风、头晕头痛、胃炎、肠炎、鼻炎、高血压病、风湿痹痛、中风后遗症等内科疾病和疑难杂症的诊疗有独到见解。是广东省中医院中医临床专家和医疗管理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急诊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发表论文近30篇,主持课题10余项,参编专著多部,参与专利多项。
每次接诊病人时,王儒平都会先热情地与他们问好,缓和他们因患病而产生的焦虑、不安;在看诊过程中,他会细心地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通过望闻问切,详细了解他们的患病经历,从专业角度、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全面评估、分析病因,再根据患者个人病情,量身定制出完善的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他总是像亲人般亲切地叮嘱患者日常护理事项,甚至细节到方方面面。在患者眼中,王儒平不仅医疗技术高超,服务态度好,还特别有耐心。不少患者说,他和蔼的态度让人如沐春风。如此亲切随和之态让人忘了他本是一位权威专家和院长,亲切的慰问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
传道授业解惑,精益求精育桃李
王儒平,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被评为学院临床教学最好的老师之一。他不仅是一名好中医,更是一名优秀的中医传承人。用他的话来说,不仅要当一名好的医生,也要当一位好老师,成为好老师就要把自己的业务做到极致,才能真正把知识和技术传承给学生,这也是他最初对自己当老师的要求。
在日常工作中,王儒平经常会把年轻的医生和学生召集到一起,进行业务技能指导,毫无保留的传授自身所学、从医经验,他时刻告诫年轻人:“作为医生,首先一定要为老百姓着想,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对待待每一位病人。另外,想真正学好中医,一是读经典,二是拜名师,三是勤临床”,通过门诊坐诊、资料采集、病历收集及整理,对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进行挖掘整理、梳理归纳、传承推广。在门诊上,每看诊一个病人,都会让学生看舌苔、进行脉诊,并对患者叙述的病症进行中医分析,并对处方的中药或方剂对跟诊医生进行提问,每一次门诊,都是学生们的宝贵课堂。作为老师,他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得到实践锻炼,作为医生,他严格要求他们每一个实践的细节,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病人负责。
除此之外,他还喜欢钻研各种疑难杂症,勇于创新和实践。王儒平在业务上爱钻研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和学生。活到老学到老,谦逊的他说:“简单的病,看起来很快。遇到疑难的病情,我会记在脑子里,回家后找书学习,业余的时间基本是这么用的。在日常生活中,他又像朋友一样,和蔼可亲。他的跟诊医生,一位初入医学殿堂的年轻医生,对他中肯的评价得到跟诊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认可:“我们从王院长那儿学到的不只是医术,还有医德和责任。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们。潜移默化中,这样的言传身教胜过一万句说教。”
扬“国医队”精神,“大医精诚”砥行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儒平作为前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自2022年9月到增城区中医医院任职以来,正式扎根基层,以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带领基层医务工作者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续写“永不撤销的国家医疗队”新故事。他以“心存善念、必有善行,心怀大爱,情系患者”的医者初心作为从医动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与患者以及员工建立起紧密的关系,他待人至善、至暖、至诚受到了员工、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爱戴,国家中医医疗队的精神通过他有效延续传承到基层,惠泽广大百姓。
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王儒平禀承大医之精神,以先人为范,厚德怀仁,勤修医术,无愧医者仁心,无愧至精至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