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心力衰竭诊疗流程、强化心衰中心标准化建设、深化区域内医疗单位学术协作,9月4日,增城区中医医院圆满举办地市级心衰中心学术交流会。
本次会议亦是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发起的“2025心衰中心建设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特邀国内及区域内心衰领域权威专家共话前沿—— 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衰中心刘晨教授、广州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梁思宇教授、增城区石滩医院心衰中心主任陈文亮,以及前海人寿总医院、荔城医院心衰中心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围绕心衰中心建设实践、诊疗技术创新及临床经验分享展开深度研讨。
开幕致辞:搭建交流平台,破解诊疗痛点
会议伊始,增城区中医医院副院长曾健球发表开幕致辞。他指出,当前心衰防治工作任重道远,而此次学术交流会正是破解区域诊疗痛点、打通协作壁垒的关键平台。他强调,希望通过跨机构、跨学科的深度交流,推动各医疗单位在心衰诊疗规范、患者全程管理等方面达成共识、深化合作,最终为区域心衰患者提供更精准、优质的医疗服务。
学术分享:干货满满,聚焦诊疗核心
医院心衰中心建设成果与规划增城区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曾朝东率先登场,以数据为支撑,全面汇报医院近四年心衰中心建设成果。他详细梳理了中心在诊疗流程优化、患者随访管理、多学科协作等方面的突破,同时直面复杂病例诊疗能力不足、慢病管理待加强、基层双向转诊不畅等问题,并明确表示将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改进,全力备战心衰中心复审,进一步夯实建设质量。
全国心衰中心建设现状与标准解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衰中心刘晨教授从宏观视角切入,系统解读中国心衰中心建设的整体现状与最新研究成果。他强调,心衰中心建设不仅能提升单院诊疗水平,更对完善全国心衰防控体系、更新诊疗指南意义重大。此外,刘晨教授结合最新认证标准,细致拆解心衰中心建设关键环节,为区内已建及筹建单位提供了清晰的建设路径与实践范本。
特殊病例研讨:碰撞临床智慧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梁思宇教授分享的特殊病例引发全场热烈讨论。该病例为一名 BMI 高达 47kg/m² 的重度肥胖患者,同时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涉及多学科交叉问题,还融入了最新抗心衰药物的临床应用经验。
现场专家围绕病例诊断思路、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体重管理与心衰控制的平衡难点等展开深入探讨,既有理论碰撞,也有实操经验分享,为参会者解决临床复杂病例提供了宝贵参考。
会议总结:搭建基层联盟,推动资源下沉
会议尾声,刘晨教授对本次学术交流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创新性倡议——在区级层面搭建基层心衰联盟。他表示,该联盟将有效缩短三级医院与基层卫生院的诊疗距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偏远地区心衰患者就近获得规范救治与长期随访管理。
他明确表态,待时机成熟,将联合区内各医疗单位推进此项工作,力争打造广东省乃至全国区级基层心衰协作的示范模式。
未来展望:发挥中医药优势,守护群众健康
此次地市级心衰中心学术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区域心衰领域从业者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有效促进了诊疗经验共享与技术理念融合,为提升增城区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化水平及整体诊疗能力注入强劲动力。
未来,增城区中医医院心衰中心将持续“以病人为中心”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心衰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的特色优势,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方法、新技术。
同时,医院将牵头推动区域学术交流常态化、协作机制长效化,不断完善心衰诊疗与管理体系,致力于让每一位心衰患者都能得到及时、规范、精准的救治,为守护区域群众心血管健康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