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气多变,乍暖还寒
各种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滋生
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近日,流感愈发流行
那我们该如何预防流感?
中医药防治有妙招
让我们来看看中医防治有哪些好方法吧!
如何区分普通感冒还是流感?
普通感冒 :一般由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不发烧或见低烧,症状较轻。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人流感主要是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其中,甲型流感易引起大流行,常发生在冬春季。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比普通感冒传染性强,症状更重。
从中医上看流感
医对流感的认识源远流长,把流感称为“时疫”或“时行感冒”,发病具有季节性,系因疠气疫毒从口鼻传入所致,有强烈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中医治疗依据病邪性质、邪正盛衰辨证施治,注重扶正和驱邪分期、分阶段联合应用。中医药在预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方面有固护正气,提高自身卫外功能,抵御外邪侵袭,有其特色的优势。
我院治未病中心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预防保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结合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制定《2023年广州市春季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为广大民众抵御春季流感侵袭给予以下预防建议
中医传统疗法
01外感浴足包
我院治未病中心研发的外感洗浴包适用于预防感冒以及治疗外感初期鼻塞、流涕、咳嗽以及鼻炎等。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方便,舒适度高。
【主要药物组成】:艾叶、防风、苏叶、藿香、荆芥穗等。
【功效作用】:祛风散寒。
【使用方法】:外用浴足或泡澡。泡浴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微微出汗为度。
【注意事项】:1、本品外用,严禁内服,过敏体质者慎用。2、高热、局部皮肤破溃者及孕妇不宜使用。
02中药香囊
中药香囊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内病外治”理论,其中的芳香性中草药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其挥发的气味能通过口鼻、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等被人体吸收,使气血流畅、脏腑安和,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主要药物组成】:石菖蒲、苍术、藿香、艾叶等。
【功效作用】:芳香开窍、辟秽驱浊。闻气用于防流感、鼻塞、头痛、胸闷等。
【使用方法】:香囊可放在室内、床头、车上或随身携带。香包使用14天后可煮水泡澡或泡脚。
【注意事项】:本品外用,禁止内服,孕妇慎用。
03艾灸
艾灸对于流感易感人群及体寒的人来说十分适宜。艾叶为辛温之药,可补阳壮阳,使元气充足,人体健壮。艾灸具备极强的温热作用,可温通经络,扶正祛邪,从而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对于虚寒体质人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院进行督脉灸、脐灸、温针灸、艾箱灸等,起到健脾化湿,温阳固表,扶助一身之正气的功效。对于容易感冒的儿童,可以配合艾灸肺腧穴、大椎穴,提高儿童免疫力、预防感冒。
04小儿推拿防感方
小儿推拿具有扶正固本、调整脏腑、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小儿推拿防感方选穴以益肺固表、健脾益气为主,适用于小儿预防感冒、增强抗病能力。
防感方:
固表益肺——外感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各100-300次、补肺经100-300次。
健脾益气——按揉足三里2分钟、顺时针摩腹3分钟、捏脊6遍。
食膳养护
01. 五花茶
材料:金银花10g、扁豆花15g、木棉花15g、鸡蛋花15g、葛花15g,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老人、小朋友和慢性病等体质偏虚者,可搭配陈皮、太子参、山药等补气健脾之品。
02. 木棉花粥
材料:木棉花1朵,大米50克,加适量水煮成粥,加少许盐后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
03. 五神汤
材料:猪肉或猪骨1000克,薏米30g、赤莲子15g、茯苓30g、白术15g、五指毛桃30g炖煮。
功效:补脾益肺,益气祛湿。
04. 南北杏猪腱汤
材料:南杏10克,北杏5克,蜜枣1个,猪腱肉100克炖煮。
功效:润肺理气止咳。
中药预防方
成人预防方
组成:桑叶10克、芦根15克、薏苡仁20克、桔梗10克、五指毛桃20克、薄荷5克(后下)、银花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煮成300ml,每次150ml,每日2次,可服用3-7天。
儿童预防方
组成:五指毛桃10克、防风6克、白术6克、苏叶6克、谷芽10克、芦根10克、茯苓10克、火炭母6克、甘草3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煮成200ml,每次服用量酌情使用,7岁以下每次不超过50ml,7-14岁每次不超100ml,每日2次,可服用3-7天。
一般养护
温馨提示
1.远离危险: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长期处在人群聚集处,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咳嗽礼仪,坚持佩戴口罩。
2.情志调养:注意调节自己的情感,不要过喜过悲,要善于自我排遣或与人倾诉,以愉悦改变心境。可欣赏轻松欢快、使人振奋的音乐。
3.饮食调养:宜适当多吃一些性质平和的食品,如:猪肉、鸡肉、豆类、青菜等。少食生冷黏腻及辛辣刺激之品(包括油炸、辣椒及性味温热的食物)。体质虚寒者慎食寒凉食物。
4.起居调养:避免强力劳作,不可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
5.运动调养:运动时间以阳光充足的上午为好,运动项目可选用慢跑、散步、太极拳八段锦以及其他较和缓的运动项目。运动量以微微出汗,避免汗出过多。
治未病科简介
我院治未病科是增城首家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中医经络诊断”的中医特色调理中心,也是广东省中医药局认证的AAAA等级治未病中心,通过对个体的“辨体质、识未病、鉴状态、施干预、自调节”,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目的,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为一体的新模式综合性科室。
目前科室设立有中医体质辨识室、健康咨询室、中医特色治疗室、中医综合治疗室,科室配备中医体质辨识管理系统、中医四诊仪器、中医经络检测仪及身体成分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并大力发展各项中医特色治疗项目,如小儿推拿、艾灸、传统针刺、腹针、头皮针、耳针、中药封包、中药浴足包、穴位贴敷、拔罐、刮痧、耳穴疗法、骨骼肌肉疼痛冲击波治疗等。
医生介绍
单醒瑜
副主任中医师
针灸康复科、治未病科主任
简介:广州市中医药学会“优秀青年中医”、区中医医院首届“优秀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临床工作10余年,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特色灸法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市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九届理事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市增城区中医药学会针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整合生殖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康复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成员。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级科研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
中医特色:经络辩证,针药结合,气血同调,扶正固本。
擅长:针药结合治疗肥胖、乳腺增生、多囊卵巢等代谢性疾病,失眠、中风、胃肠功能紊乱等内科杂病。同时善于运用中医体质调理以调经助孕及治疗孕前产后诸症。
出诊时间:周一、五、日上午,周二夜诊;
出诊地点:一楼治未病科健康干预1号诊室;
赖舒婷
主治中医师
简介: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师承增城区名中医杨武斌,从事中医中药及针灸临床工作10余年。任广东省针灸学会灸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增城区中医药学会针推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各种体质的调理及产后康复,善用中药及艾灸、针刺、刮痧拔罐、穴位埋线等手法治疗胃炎、消化不良等脾胃病及肥胖、宫寒怕冷、盆腔炎、痛经等女性疾病,对失眠、痤疮、鼻炎、面瘫、带状疱疹神经痛、颈肩腰腿疼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日全天(以实际预约为准)
出诊地点:一楼治未病科健康干预1号诊室;
陈 林
主治中医师
简介: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师从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吴节教授,师承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十大名中医陈天然主任中医师。于四川省某三甲中医院工作6年,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分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会员,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理事,四川省针灸学会会员,四川省针灸学会医学美容专委会委员。参与完成1项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
擅长:针灸、中药、穴位埋线、穴位注射、刮痧拔罐、火针、自血、关节腔灌注、小针刀、骶管注射、冲击波等传统针药结合法及微创疗法并用,调理月经紊乱、痛经、多囊卵巢、调经助孕、产后调理以及更年期等妇科疾病,胃肠功能紊乱、肥胖、咳喘等内科疾病,骨关节软组织疼痛类疾病,失眠、疲倦、阳虚怕冷等亚健康状态,面瘫、痛风、积食、中风、过敏性鼻炎等杂病,痤疮、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等皮肤类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六(以实际预约为准)
出诊地点:一楼治未病科健康干预1号诊室;
李楚雲
中医师
简介: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从事中医针灸推拿临床工作多年。任广州市增城中医药学会针灸推拿委员会委员。
擅长:运用针灸、小儿推拿、艾灸、穴位埋线等传统中医疗法治疗小儿感冒、鼻炎、咳嗽、积滞、厌食、便秘、斜颈等小儿常见疾病及体质调理;以及成人肥胖、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等内科疾病;痛经、月经紊乱等妇科疾病;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疾病及亚健康状态调理等。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周日(以实际预约为准)
出诊地点:一楼治未病科健康咨询室;
梁泳欣
中医师
简介:广东省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会员,本科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
擅长:中医内科、妇科、儿童脾胃及呼吸系统调理、产后康复治疗、各种皮肤疾病、颈椎病、面瘫、腰椎病、腰痛、鼻炎康复治疗。采用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内服、艾灸、小儿推拿、埋线、耳穴、外抹、手法复位、针灸等疗法,疗效显著。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六(以实际预约为准)
出诊地点:一楼治未病科健康咨询室;
咨询及挂号方式
咨询电话:020-61738245
微信挂号方式:关注我院微信公众号 — 左下方门诊挂号 — 中医医院挂号 — 科室 — 门诊 — 具体时间段 — 确定预约。
增城市中医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民生路50号(增城广场东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