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近年来,我院持续推动中医药促进健康服务行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将中医药事业发展与专科发展同步推进,通过和广东省中医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和国家区域中医(急诊和重症医学、肺病、肾病、脑病、外科、皮肤病)诊疗中心分中心。在专科发展、人才培养、双向转诊、名医带徒、品牌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引进广东省中医院的先进文化理念、管理经验和诊疗技术,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优质中医药服务。
我院急诊科经过多年发展,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系,以中医治疗和现代医学相结合为特色,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原则,为广大患者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该科在治病时除药物治疗外,还运用中医相关外用治法,开展多种特色治疗项目为病人排忧解难,如:中药、针刺、火罐等多种中医适宜技术辨证论治咳嗽、睡眠、肠胃病、肺心病、高血压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在疑难杂症、功能性疾病等方面展现了独特优势。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科室已成熟开展且临床疗效确切的中医特色疗法的优势病种。
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多为散发,无流行倾向,年老体弱者易感。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和咳痰。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所致。本病属于中医学“咳嗽”之范畴,发病的病机为肺卫受邪,肺气壅遏不宣,清肃失司,气道不利,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1、中医辨证论治
(1)风寒袭肺证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推荐方药:三拗汤合止咳散加减或院内风寒协定方。
中成药:蛇胆陈皮口服液等。
(2)风热犯肺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推荐方药:桑菊饮加减。
中成药:肺力咳口服液等。
(3)风燥伤肺证
治法: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推荐方药:桑杏汤加减。
中成药;强力枇杷膏、苏黄止咳胶囊等。
(4)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推荐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
中成药:肺力咳口服液、痰热清胶囊等。
(5)痰湿阻肺证
治法:燥湿健脾、化痰止咳
推荐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穴位贴敷治疗急性支气管炎
取穴天突、定喘、肺俞( 双) ,每天贴1 次药贴,连续3天。药物选取咳嗽方:紫菀、百部、前胡、白芥子、陈皮、桑白皮、橘红、杏仁、生姜,共研细末,加入少许温水拌匀成糊状,然后敷贴于以上穴位,连敷3日,适用于风邪外侵咳嗽。
3、典型案例
案例一:19岁的陈同学,因咳嗽咳痰3天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接诊医生黄三强中医师诊断考虑急性气管炎,中医辨证属咳嗽(风热犯肺证),中药方以桑菊饮加减,经中药治疗3天后回访,陈同学开心的说道:“吃了3天中药后,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好转,中医治疗很神奇,效果不错!”
案例二:23岁的卢先生,因咳嗽咳痰2周多,之前去其他医院看了,效果甚微,后来到我院急诊科就诊,完善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急诊科接诊医生林守伟主治中医师中医辨证属咳嗽(风寒袭肺),中药方以止嗽散加减,经中药治疗3天后回访,卢先生高兴的反馈:“咳嗽咳痰症状较前好转很多了,中医不仅疗效明显,还经济实惠。”
睡眠障碍
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本病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
1、火龙罐治疗睡眠障碍
火龙罐是集推拿、刮痧、艾灸于一体的一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者运用手法,平衡阴阳,罐体内点燃高纯度艾绒制成的艾柱,燃烧时利用艾的纯阳之性,集推拿、刮痧、艾灸于一体,结合揉、碾、按、点、摇、闪、震、烫、熨十种手法,同时在运罐过程中,施术者以大小鱼际在施治部位进行推拿按摩,以达到调阴合阳、调理脏腑、疏经通络、行气活血、固肾壮阳、温补阳气、健脾和胃的目的。
2、典型案例
56的龙阿姨,被失眠困扰多年,每日睡眠3小时左右,易醒、多梦,入睡后一般夜晚醒三到五次。经我院中医护理门诊团队1个月的火龙罐治疗,龙阿姨的睡眠质量较前明显好转,每日睡眠时间由原来3小时延长至6小时。龙阿姨现在能深度睡眠,还能睡得安稳,她非常高兴。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症状。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可伴有浅表溃疡)等一过性病变。病理组织学特征为胃黏膜固有层见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本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多由外邪范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脾胃素虚等因素引起胃气郁滞、失于和降而发病。
1、毫针刺法治疗急性胃炎
毫针刺法即起针疗法,是以毫针为针刺工具,通过在人体14经络上的腧穴,施行一定的操作手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
饮食伤胃者取腹部胃经腧穴、梁丘、中脘、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寒邪客胃者取胃三针(足三里、内关、中脘)、胃俞、神阙;脾胃湿热者取足三里、内关、中脘、丰隆、上巨虚、下巨虚、脾俞、胃俞;肝气犯胃者取肝俞、期门、太冲、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淤血停滞者取血海、梁丘、公孙、三阴交、足三里、内关、中脘;胃阴亏虚者取三阴交、太溪、足三针(足临泣、内庭、太冲)。
2、典型案例
45岁的张阿姨,因上腹痛3小时到我院急诊科就诊,张阿姨说经常因进食生冷食物后出现剑突下阵发性绞痛,急诊科接诊的吴宏锋中医师医生完善腹部CT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辨证论治属于胃痛(湿热证),取足三里、丰隆、上巨虚、下巨虚进行毫针针刺治疗,留针约10分钟,效果立竿见影。张阿姨惊叹到:“一根小小的银针,作用居然这么大,一下就缓解我腹部疼痛的问题,太好了!”
一直以来,我院急诊科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重视中医特色技术在临床上的运用,全方位多角度提升自身中医诊疗水平,科室还开展:针刺、电针、拔罐、刮痧、中频脉冲电治疗、中药熏洗、中医推拿等特色治疗。同时,科室还将陆续重点开展功能疗效明显、患者广泛接受、特色优势突出的中医治疗项目,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和比较优势,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以解百姓之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