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肾病科成功开展了院内第一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随着血透患者透析年限的延长,自体血管资源逐渐趋于枯竭,尤其是高龄,糖尿病,血管硬化等患者,往往缺乏合适的血管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所以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替代选择,并将成为他们新的生命线。该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我院“人工血管植入手术”的空白,同时也标志着我院肾病科诊疗团队成功打通了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的最后一道难关,解决了广大自体动静脉血管障碍患者的后顾之忧,为更多血液透析患者开启了生命“新通路”。
人工血管
71岁的吴先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余年,后确诊为尿毒症,肾功能衰竭无法逆转,需维持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目前采用股静脉置管为他建立血液透析的临时通路,经血管彩超评估,吴先生本身的血管管径太细,且糖尿病史多年导致血管硬化、内膜增厚、弹性差,若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机会很小,加上目前使用的临时透析导管,长期以往会造成血管的损害。因此,肾病科祝轩主任与吴先生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为了避免再次更换深静脉置管造成伤害,决定为吴先生进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
即穿型人造血管
本次为吴先生使用的人造血管为可即时穿刺的人工血管,这种即穿型人造血管术后渗血少,水肿程度轻,而且弹性好,血流量充足,易于穿刺,可于术后次日即进行穿刺。对于无血管条件行自体内瘘的患者,即穿型人工血管可替代临时导管或长期导管直接进行血管移植,避免频繁置管或颈静脉长时间留置透析导管而损伤中心静脉,拓宽了治疗选择,为长期透析患者带来了福音。
术后吴先生的人工血管内瘘震颤明显,听诊有响亮血管杂音,周边组织无肿胀和瘀斑。吴先生于术后第三天使用人工血管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整个透析过程中,血流量满意,透析顺利,吴先生自诉无不适。
困扰与挑战
据肾病科祝轩主任介绍,对于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良好、顺畅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净化治疗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目前常用的长期血管通路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首选。但随着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血透患者存活期明显延长,而AVF有一定使用寿命,最终前臂可供AVF的血管枯竭。特别是一些自身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比如血管弹性差,短缺,闭塞,多次AVF手术失功,以及重新建立自体内瘘比较困难的患者如糖尿病者,伴有动脉硬化的高龄者或血管较细者,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极大困扰与挑战。
本次肾病科人工血管内瘘手术的开展,解决了因以往这类患者不能在本地解决的手术难题,为反复建立内瘘导致自体动静脉血管资源耗竭的血液透析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标志着我院肾病科血管通路技术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