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2日是第27个世界关节炎日。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之一。在我国,关节炎的总发病率约为8.1%,也就是说在中国,平均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有关节炎,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也称退行性关节病、骨质增生、骨关节病,是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过度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肥大及活动受限。一般认为与衰老、创伤、炎症、肥胖、代谢障碍和遗传等因素有关,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常见分类
关节炎中,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三种。
(1)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多见于50岁以上者,因此被称作“中老年人致残杀手”。骨关节炎主要累及膝、脊柱等负重关节。通常表现为上下楼梯、蹲起时感觉膝盖疼痛不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膝盖感觉发僵。随病情加重,患者可能会有平地走路疼痛,甚至关节变形等症状。
(2)类风湿关节炎:常见表现是双手指、腕、肘、膝、踝、足部关节对称性疼痛,常伴有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感,未经规范治疗常出现关节畸形,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80%发病于35-50岁的中青年,女性多见,因此是“中青年女性致残杀手”。
(3)痛风性关节炎:是长期高尿酸血症后尿酸盐晶体在关节沉积诱发关节炎,疼痛剧烈、红肿明显,初期可自然消退。间断发作,如不治疗转化为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后则变成持续性疼痛。除引起关节畸形外,痛风还可以引起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痛风现已成为常见病,多见于成年男性。
怎么预防关节炎?
1. 注意运动方式,防止关节损伤。比如减少爬楼梯、女性穿高跟鞋等损伤关节的运动,避免过度过量剧烈运动,多做慢走、骑自行车、游泳、散步等有利于关节的运动;
2. 控制体重,减少关节负重,缓解关节压力,可避免出现关节炎;
3. 注意关节保暖,防止关节受凉,很多关节炎患者都是因为寒凉导致的;
4. 加强功能锻炼,提升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比如直腿抬高、股四头肌收缩、手指爬墙、手臂钟摆运动等,都能很好地锻炼膝关节、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能有效预防关节炎发生;
5.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使用关节。关节的过度使用会加快其退化;
6. 必要时合理的药物治疗。
让我们一起关注骨关节健康,
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防止致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