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良性肿瘤,其中90%为海绵状血管瘤。一般认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比例为1:3~6。肝血管瘤可见于肝任何部位,常位于包膜下,多为单发(约10%为多发),肿瘤直径多小于4cm,但亦可小至数毫米,大至30cm者。
典型病例
今年10月,我院接到因检查患有肝血管瘤入院治疗的46岁姚大哥(化名)。姚大哥在我院进行个人体检项目腹部彩超时,影像提示有肝血管瘤。姚大哥立即再进一步行腹部增强CT检查,检查结果确诊为肝内多发血管瘤,且最大位于肝左叶,大小约10.3cm*5.9cm。随即,姚大哥转入我院介入血管外科进行专科住院治疗。
入院后,接诊医生沈立平主任详细地对姚大哥病情进行分析,发现姚大哥体内瘤体直径较大,有介入手术治疗指征。沈主任在与姚大哥及其家属沟通确定后,在入院第二天为姚大哥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
在介入血管外科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手术非常顺利。术后造影可见碘药混悬液在血管瘤瘤腔内沉积良好,肿瘤染色消失。
经过中西医的康复护理,姚大哥术后恢复快,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在术后第四天办理出院。
肝血管瘤的常见临床表现
肝血管瘤症状随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生长速度及肝脏受损程度而不同。肿瘤大小<4cm 者多无症状,常于体格检查行腹部超声时偶然发现;≥4cm 者约40%伴腹部不适,肝大,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甚至破裂出血等症状。肝血管瘤常含机化血栓,可能反复血栓形成,造成肿瘤肿胀,引起包膜牵拉胀痛。肿块软硬不一,有不同程度的可压缩感,少数呈坚硬结节感。
影像学检查
多种影像学检查可帮助肝血管瘤的诊断:
①超声波显像呈典型的边缘清晰的回声增强区,可见管道通入。大血管瘤可见网状回声不均,有时可见钙化。
②CT 造影剂增强或延迟扫描呈先有肿瘤周边过度增强,逐渐向中心填充呈等密度的典型表现。
③MRI在SET加权像上,瘤灶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低信号区,T₂加权像上瘤灶信号显著增强且均匀升高,表现呈特征性,而正常肝实质信号强度明显衰减,瘤/肝信号强度比明显增加。
④核素血池扫描呈明显填充现象。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困难者,可考虑剖腹探查,针刺活检常可导致严重出血,故属禁忌。
如何防治
想要预防肝血管瘤注意以下几点:
①饮食调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应避免刺激辛辣的食物,以免使肝脏的负担过重,影响肝脏健康,导致肝血管瘤的出现。
②保持稳定的心态。预防肝血管瘤一定要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更不要因为小事而斤斤计较,要特别注意精神的调养,尽量保持心情舒畅乐观。
③适当的加强运动。在日常的工作中患者要注意适当的加强体育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形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以避免出现肝血管瘤症状。
④科学用药。患者需要注意科学用药,特别是在服用调理肝脏的药物时,要及时去咨询医生,经过医生同意后在服药,以免药物毒性刺激肝脏器官,使其出现肝血管瘤症状。
要注意的是,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血管瘤症状,
要及时去医院进行专科治疗。
肝海绵状血管瘤多数不需要治疗,但需定期随访,多数体积变化不大;但有少数会逐渐增大。体积较大的血管瘤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特别是伴有消耗性凝血障碍者应手术切除,如病变广泛不能切除者可予肝动脉结扎术或栓塞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血管瘤的最有效的方法,手术完整切除效果可靠,但其损伤大。再则,多个病灶或者病灶位于右叶中心、左右叶交界处、肝门区等都很难完整切除,且若术后复发便很难再次手术。因此,像姚大哥那样病例运用介入微创手术治疗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法,患者一般在术后观察2-3天即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