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发源于中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为了弘扬中医药文化,我院治未病科推出膳食养生系列科普,融合中医基础理论与中药学等学科,每月为大家甄选药食同源的药材,推出一道四时养生膳食。
膳食推荐
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这一时令以肝当令,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树木那样生发,主人体一身阳气升腾。若肝功能受损则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它脏腑器官受干扰而致病。又因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而肝克伐脾就势必伤及脾脏。脾又与胃密切相关,故脾弱则妨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甘味入脾,最宜补益脾气,脾健又辅助于肝气。故春季进补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为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两脏,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粟米、燕麦;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花鲤、鲈鱼、草鱼、黄鳝等。人体从这些食物中吸取丰富的营养素,可使养肝与健脾相得益彰。
其次,要顺应春升之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尤其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可选吃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葱。这类蔬菜均性温味辛,既可疏散风寒,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
韭菜猪血汤
1.韭菜 200g
韭菜被称为“春季第一菜”,南齐周颙说过“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意思是初春时节的韭菜最好。韭菜性温,有助养护人体阳气,春季常吃还可补益脾胃。韭菜独特的辛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这些硫化物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有助调节免疫力。韭菜中的硫化物还可以有助人体吸收维生素A及B族维生素。因此,韭菜与富含B族维生素的猪肉搭配是种营养的吃法,韭菜炒肉丝、炒鸡蛋的搭配也不错。
2.猪血 600g
猪血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C、蛋白质、铁、磷、钙、尼克酸等营养成分。猪血中的血浆蛋白被人体内的胃酸分解后,产生一种解毒、清肠分解物,能够与侵入人体内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化合反应,易于毒素排出体外。
3.生姜 20g
生姜: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作用,用于治疗风寒客肺、胃寒呕吐等症。
4.胡椒 适量
胡椒:味辛,性热。归胃、大肠经。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的作用。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神经衰弱、寒痰、咳嗽、肠胃气胀、肠炎、支气管炎、感冒和风湿等。
5.枸杞 5-10g
枸杞养肝明目、补气强精、滋补肝肾、抗衰老、止消渴、暖身体、抗肿瘤等功效。
做法
韭菜洗干净切5厘米的长段。猪红泡洗干净,切小块,放入锅中焯水,然后捞出备用,不忌猪红腥味的也可以不焯水。姜去皮,拍碎,放入锅中,小煎片刻,倒入四碗水,烧开。放入猪血,煮大约8-分钟左右,熟透。再加入韭菜,再一两分钟。调入盐、胡椒粉、油,加入枸杞即可出锅食用。
功效
补肾温阳、益肝健胃、行气理血、润肠通便。
适宜人群
适用于中焦虚寒、里寒腹痛、噎膈反胃、纳差便秘、阳痿早泄等人群,也可以用于亚健康或健康人群作日常保健。
注意事项
韭菜,生姜是温性食物,但它们属于“发物”,容易引起慢性疾病的复发。因此,建议患有慢性病的人,不要多吃。需要注意的是,硫化物遇热容易挥发,因此韭菜需要急火快炒,才能保住其营养和风味。韭菜虽好,但它含膳食纤维较多,不容易消化,所以一次别吃太多,最好控制在100克以下。
建议白天食用,更有利于阳气升发。阴虚有热、湿盛中满者、皮肤病、哮喘及有以上药物食物过敏者忌用。年老体弱、咽喉疼痛、口舌溃烂者以及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