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药,不打针,
短短的14分钟,
就能紧急为心脏减“速”?
这么“神奇”的治疗方法
让我们一睹究竟
“医生,我胸口这里很慌,快帮我看一下。”
2024年2月16 日,年逾六旬的谭阿姨(化名)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急诊分诊台。初步测量生命体征,发现谭阿姨的心率高达186次/分,分诊护士立即安排谭阿姨先完善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结果显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随即马上通知曾嘉仕医生到抢救室进行救治。
正常成人心率范围在60-100次/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若不能及时恢复正常心律,可能会引起急性心力衰竭,严重者会导致心源性猝死。
▲谭阿姨入院时的心电图检查结果
详细询问病史后,曾嘉仕医生发现谭阿姨并没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既往史,从1天前开始出现心悸的症状。根据谭阿姨的情况,考虑到第一次发病,决定选择改良瓦式动作尝试物理复律。
在曾嘉仕医生的指导下,急诊科的护理人员紧密配合,协助谭阿姨取半坐卧位,手持一只去除了针头的20ml注射器,指导她像吹气球般往针栓处吹气将活塞(将20ml注射器吹起一半,达到40mmHg的压力)吹起。此时,医护人员瞬间一人将谭阿姨床头放低取平卧位,一人将双腿抬起成90度,现场气氛也随着紧张了起来。
▲物理复律示意图
经过2个循环的改良瓦式操作后,
“奇迹”出现了——
阿姨的心电监护波形转为窦性心律,
心率从186次/分下降到84次/分,
复查心电图结果正常,
胸闷、心悸症状好转,复律成功!!
“我感觉心静了下来。”谭阿姨不禁感叹道,谭阿姨的先生也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既惊喜又惊讶,感觉到物理复律的不可思议。
▲经过复律运动后,谭阿姨的心电图检查结果
健康小科普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一般由传导系统病变引起,症状多为心慌、心悸。严重及持续时间较长者,可见头晕、眼前黑朦,甚至休克。
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包括生理性、病理性以及药物等。目前常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包括:药物、电复律以及刺激迷走神经。
其中,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有按摩颈动脉、面部冰刺激、改良瓦式(Valsalva)动作等。
2.改良瓦式(Valsalva)动作原理
深吸气后紧闭声门,用力做呼气动作,呼气时对抗紧闭的会厌,胸腔内压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兴奋迷走神经终止室上速发作。
【点击视频,了解具体操作流程】
3.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包括房室结阵发性心动过速,房室阵发性心动过速以及房性心动过速。其中房型心动过速包括折返型性、紊乱型以及自律性增高型心动过速。大多数PSVT都是由于折返激动引起的,改良瓦氏动作尤为适用。
禁忌症:
1.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2.存在瓦氏动作禁忌,如颈椎脊柱损伤、呼吸功能异常、高危胸痛(急性心肌梗死、气胸、主动脉夹层等)、眼部疾病(青光眼、白内障)、中晚期妊娠等。
详情可查阅《【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室上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进行了解
4.改良瓦式(Valsalva)动作的魅力
依据2019年欧洲心脏协会发布的成人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管理指南及最新临床共识[1,2],对于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 Valsalva动作可作为临床急救治疗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治疗风险及操作简便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研究表明,与传统经典的Valsalva动作比较,改良Valsalva动作可显著提高终止室上速的成功率(43.5% vs. 17%)[3]
[1] 李学斌. 2019 ESC成人室上速管理指南解读[J]. 临床心电学志,2020,29(2):81-96.
[2] 刘彤,谷云飞. 2019ESC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管理指南解读[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9,17(10):878-80.
[3]林文风,孙立琴,张小红等.改良瓦氏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急诊转复中的应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1,13(09):11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