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是为了纪念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乙肝病毒的发现者)的诞自2011年起,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7月28日定为
世界肝炎日,
旨在提高全球对肝炎疾病的认识,
加强肝炎的预防和治疗。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其中,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类型,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在我国尤为普遍。肝炎不仅会导致肝脏受损,还可能引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据数据统计,
据数据统计,
我国各类肝脏疾病患者达4亿多人,
大约每3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慢性肝病。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与预防
1. 传播途径
①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② 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例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如注射毒品等)、侵入性医疗或美容器具(如纹身、穿耳孔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携带病毒的孕产妇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③ 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2. 预防措施
①接种疫苗:接种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是预防这两种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手段。
②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生食等,可防止“病从口入”。
③避免高危行为: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不进行高危性行为。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与康复
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应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评估肝脏损伤情况、肝炎病毒活动性、自身身体基础情况甚至肝脏疾病家族史情况,从而进行规范治疗。避免肝炎迁延不愈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勿以病小而不为谨防小病变大病!
患上病毒性肝炎后首先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饮酒,饮食高蛋白低脂肪,且要动静结合。
中医认为,肝属五脏之一,位于右肋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藏血,主疏泄,主筋华爪,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
肝的特性是主升主动,
喜条达而恶抑郁。
从中医角度说,肝主青色,故而青色入肝,绿色的蔬菜就是最好的食物,它能益肝气、缓解肝郁、抑制肝阳、防范肝疾。
绿色的果蔬如绿豆、黄瓜、菠菜、猕猴桃、莴笋、芹菜等,十分适宜平时食补。肝藏血,宜适当进食滋补肝血的食物,如:红枣、猪血、鸡肝、枸杞等。此外,也可适当服用蜂蜜水,起到缓急和中,清肝养肝,解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