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因进食不慎而发生呛咳?
为什么会出现呛咳?
原来在医学上,我们通常将这种情况称为
——误吸。
而在临床中,
严重的误吸不仅会致残,更会危及生命!
近日,我院老年病科就接到一位因误吸导致呛咳气促,快要发绀窒息的刘伯(化名),庆幸抢救及时,在科室何渊医生及护士们的共同努力下,刘伯最终好转出院。
事件回顾
在8月的某个晚间,一位步履踉跄、口唇紫绀、呼吸气促的男性独自匆忙地走进我院老年病科住院部寻求治疗,值班护士定睛一看,原来是患有先天性失语症且多次在我院老年病科诊治的“老病号”——刘伯。
护士发现刘伯此刻已口唇紫绀、气促,频繁咳嗽,当即呼叫值班何渊医生,并将其带入病房进行相关监测检查,检查中发现刘伯测血氧值只有78%(正常人血氧值≥95%),立即给予刘伯吸氧及排痰治疗。5分钟后,刘伯咳出大量痰液,口唇转红润,气促缓解,经鼻吸氧下血氧值已回升维持在95%以上。经过紧急处理后,何渊医生电话联系其家属进行沟通,并协助刘伯办理入院作进一步治疗。
经了解,刘伯独居生活,又因年幼时生病导致智力轻度受损、左上肢乏力、挛缩,平素长期流口水,喝水少许呛咳,平素反复咳嗽、咳痰,为此近几年多次因肺炎在我院诊治,且长期服用止咳化痰类药物。而刘伯服药喜欢将多种药物一次性放入口中然后再倒水入口,仰头吞咽,导致经常出现呛咳,其家属多次规劝改变服药方式均无效。而本次的呛咳意外,就是因刘伯又采用上述方法服用颗粒冲剂类药物,导致出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庆幸的是本次抢治及时,否则刘伯将会出现缺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刘伯在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何渊医师明确其存在肺部感染,考虑存在误吸,因此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多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等处理治疗。3天后,刘伯最终好转出院。回顾刘伯多次因肺炎在我院住院的病史发现,主要病因均在误吸。
老年病科何渊医生提醒
我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很多老年患者存在多病共存,其中误吸是其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早期评估、发现误吸高风险患者并积极干预尤为重要。
本次病例中,刘伯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咳嗽能力减弱、不良进食等误吸风险,又因其反复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因此在日常中,我们不能忽视对于误吸的宣教,多一份了解,多一份防预,不仅可减少患者因误吸的住院次数、更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健康科普
误吸的定义及分类
误吸是指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等的液体或固体的食物、分泌物、血液等进入声门以下的呼吸道和肺组织的过程,分为显性误吸和隐形误吸。
显性误吸是指伴随进食、饮水及胃内容物的反流突然出现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和发绀,或吞咽后出现声音改变。
隐性误吸是指在进行某些检查(如肺功能测定、胃镜检查等)时,患者出现不适但没有被发现,或在日常进食中由于疾病、年老或睡眠等原因,导致咳嗽反射通路受损或迟钝,在发生少量误吸时,患者当时没有刺激性呛咳、气急等症状。
误吸发生率为22%~88%。在这些误吸事件中,隐性误吸(不伴咳嗽的误吸)的发生率较高,达到20%~72%。
在老年人、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等群体中,
由于生理或病理因素,
误吸的发生率可能更高。
误吸的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误吸的危险因素主要存在吞咽障碍、咳嗽能力减弱、胃食管反流、口腔问题、不良进食、治疗相关因素六个方面,可使用下表逐条评估误吸风险,如有风险可在相应“□”内打,满足清单中的一条,则视为存在误吸的风险。
误吸的预防
1.吞咽功能障碍导致误吸的预防
老人在进食后应帮忙检查口腔,如有食物残留,家属可指导进行多次吞咽,必要时协助清除。患者可进行改善吞咽功能的日常锻炼,包括练习发声、说话、唱歌等,通过康复训练提高吞咽功能(方法见下表)。
2.咳嗽能力减弱导致误吸的预防
家属可采取叩背、体位引流等方法帮助咳嗽能力减弱的患者保持气道通畅。同时,日常应在进食前或更换体位前清除口咽和气道分泌物。进食中及进食后 30 min 内不宜更换体位和气道吸引,患者可进行呼吸肌训练(方法见下表)。
3.胃食管反流导致误吸的预防
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应在进食后保持直立位或餐后散步,在睡前2~3 h 内避免进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可左侧卧位。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应选择经空肠管营养,如鼻空肠管、空肠造口术或经皮内镜下小肠造口。肥胖或超重老年人应适当减重。
4.口腔问题导致误吸的预防
家属可指导或协助老年人每日至少2次口腔清洁,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有吞咽障碍的患者选择负压式口护牙刷。而口腔干燥的患者应用口腔保湿凝胶。
5.不良进食导致误吸的预防
鼓励患者自主进食。家属在喂食时,喂养者应与患者保持视线平行。另外,患者可交替进食流质和固体食物,多次吞咽,但要控制进食总量,少量多餐,避免短时间内大量进食。
如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声音嘶哑、气促等情况时,应立即暂停进食。若出现呕吐时,应协助患者坐起,如病情不允许可协助其侧卧位或仰卧头侧位。
6.治疗相关因素导致误吸的预防
应尽可能减少使用或停用引起意识水平降低、吞咽功能下降、口咽干燥的药物和治疗措施。可使用药物改善唾液分泌、吞咽反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