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刺节真邪》中“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由于体内的正气不足,导致外邪(虚邪)侵袭人体,进而影响到身体的一侧,使得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半身不遂的症状。
《素问·风论篇》记载“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此言风中于络,或中于经,伤有形之经络而为病,中之浅,病之轻者也。”——当风邪侵袭人体时,可能会导致半身不遂,或者仅仅是手臂无法正常活动。如果风邪停留在络脉,会导致皮肤感觉麻木不仁,即皮肤失去正常的知觉。如果风邪进一步侵入到经脉,则会导致身体感到沉重,无法承受,行动不便。
由此可见,中医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正气亏虚、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中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
中医治疗中风病的原则是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
应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
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和分阶段治疗非常重要。
急性期
急性期治疗原则:中风病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常用的方法有平肝熄风、清化痰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对于闭证和脱证,应分别采取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回阳的治疗策略。若出现内闭外脱的情况,则需要同时采用醒神开窍与扶正固本的治疗方法。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治疗原则:应转为扶正祛邪,常用的方法有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此时多为虚实夹杂,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因此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扶正与祛邪。
中风病的中医药治疗
药物治疗
适用于脑部瘀血内阻,血不循经的出血。常用的中药有:三七、茜草、蒲黄等。
特色治疗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风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机体的气血和经络,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和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肢体功能。推拿按摩通常与针灸治疗相结合,以增强疗效。
康复训练:中风后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肢体功能。中医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行走训练、语言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案例分享
一年前,退休教师罗叔(化名)在家中突然感到一阵眩晕,紧接着右侧肢体无力,随即摔倒在地。其家人急忙将他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抢治。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罗叔被确诊为脑梗死,也就是俗称的中风。在医院接受了紧急治疗后,罗叔的病情虽得到了初步的控制,但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罗叔的右侧肢体出现了严重的瘫痪,语言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甚至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出院后的罗叔也曾在多个医院寻求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言语疗法和药物治疗等,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生活不能自理的罗叔,日常起居都需要家人的照顾,而语言能力的丧失让罗叔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而感到挫败沮丧与孤独。
罗叔家人在四处打听治疗方法中了解到中医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于是经友人介绍来到我院脑病一科(神经内科)寻求中医治疗。王子可医生接诊后详细地为罗叔进行体征检查及病情了解,通过细致的辨证施治,诊断出罗叔属于气虚血瘀型中风。因考虑到罗叔后遗症较重,王子可医生组织了科室内病情讨论,在结合罗叔的病症后,决定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采取益气活血、祛瘀通络的治疗原则,为罗叔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治疗方案。
因气虚血瘀型中风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等症状,为此王子可医生开出了含有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牛膝等药材的方剂,起到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此外,王子可医生还结合火龙罐和针灸治疗,选取了足三里、合谷、曲池等穴位进行刺激,以增强疗效。针灸治疗能够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缓解肌肉痉挛、恢复肌肉功能。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王子可医生也注重心理治疗和情绪管理。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王子可医生还特别关注罗叔精神心理状态,为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罗叔保持积极的心态。
经过近半年的综合治疗,罗叔的肢体功能逐渐恢复,语言能力也得到明显改善,近期罗叔已经能够借助辅助器具行走,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出院时,罗叔及其家人满怀感激,并向王子可医生赠送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仁心仁术”的锦旗。
中风病的中医治疗需要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因此治疗方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因人而异,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