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
由上古时代秋夕茶月演变而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
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
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的中医文化也体现在多个方面,
包括有神话传说、月饼、中医养生理念等。
神话传说与中医药文化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传统节日之一。另外,中秋节自然也流传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传说,比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值此佳节,我们一起来中秋品茗话中医。
1.嫦娥奔月
嫦娥偷吃“不死之药”后飞升月宫,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与折射的社会心态,另一方面也与“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嫦娥偷吃的既是不老仙丹也是中药。而蟾蜍是“三吉家中坐,福财随月落”的神兽,还是财富和长寿的象征,是“月宫三吉”中的神兽,不仅如此,蟾蜍也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消肿、解毒、止痛、镇咳祛痰、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2.玉兔捣药
传说中玉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而捣制的药丸具有长生不老的功效,不仅反应古代人们歌颂劳动可贵,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中医药的敬畏和对健康长寿的追求。
3.吴刚伐桂
桂花的寓意是清香、高洁、崇高、美好。古人将考中状元、进士称为“蟾宫拆桂”。桂树在中医药中被称为“百药之长”,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如散寒、扶阳、消瘀血等。
月饼与中医药文化
按传统风俗,月饼是明月和团圆的象征。
逢中秋,吃月饼,赏明月,
家人聚会,其乐融融。
近年来出现了加入中药材的药膳月饼。这些月饼不仅口感好,还具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体现了“药食同源”的中医养生理念。例如,月饼内馅可能包含核桃仁、杏仁等药食同源的食材,分别具有补肾、温肺等功效。
但不管内陷是什么,月饼终究属于油腻之品,不易消化,若脾胃不好的人过食月饼,最容易滞塞中气、伤损脾阳、导致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
一般来说,我们身体在白天的消化能力大大优于夜晚,上午又优于下午。所以,吃月饼最好安排在上午或中午,晚上建议少吃或不吃,尤其是消化能力偏差的小孩或老人。
中秋节的中医养身
中秋节期间,中医养生理念也体现在赏月和品茶等活动中。赏月时应注意保暖,避免久坐户外受凉。品茶则可以选择具有清燥润肺、生津止渴的茶饮,如菊花茶、罗汉果茶等,以顺应秋季的干燥气候。
中医认为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由夏转秋后,机体在夏季损耗的阴津未恢复,加之秋燥侵扰人体,导致阴津阳气皆不足,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故而人们在入秋后常感疲乏、倦怠、四肢无力,这便是“秋乏”。
所以,中秋节期间人们还会注意调节饮食、作息和锻炼,以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进补应遵循“补而不峻”、“防燥不腻”、“平补”的原则,切忌过度节食、暴饮暴食等过激饮食,又或者认为身体虚弱,过度进补。可以适当食用如山药雪梨猪肺汤益气健脾养阴,陈皮老鸭汤或山药银耳百合汤益气生津、滋阴清热。
山药雪梨猪肺汤
【材料】鲜山药200g,雪梨2个,猪肺500g,陈皮5g,盐适量。
【做法】取猪肺洗净切片,放开水煮5分钟,再用冷水洗净。后将猪肺与去蒂去心切开的雪梨、陈皮、山药等放入沸水锅内,文火煮2小时,调味后便可食用。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尤其适合支气管炎及肺炎患者食用。
薏仁陈皮老鸭汤
【材料】老鸭半只,陈皮10g,薏仁30g,莲子20g,生姜2片,盐适量。
【做法】取老鸭焯水后加入所有食材置于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再煮1小时,加调料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益肾,清心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