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是一个旨在提高公众对结核病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和抗肺结核意识的特别日子。我们即将迎来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肺结核,一个看似遥远的词汇,却与人类历史纠缠了数千年。它曾被称为“白色瘟疫”,夺走了无数生命。即使在医学发达的今天,肺结核依然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
一、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肺部,但也可能波及身体其他器官,如淋巴结、骨骼、肾脏等。肺结核通过空气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将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散播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就有可能被感染。
二、感染了结核菌就会得病吗?
并非如此。大多数感染结核菌的人并不会发病,这被称为潜伏性结核感染。只有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结核菌才会活跃起来,引发活动性结核病。
三、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肺结核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常见症状包括:
1.持续咳嗽,持续两周以上,有时伴有咳血
2.午后低热,体温通常在37.5℃-38℃之间
3.夜间盗汗,即使环境凉爽也会大量出汗
4.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5.胸痛、呼吸困难
四、如何诊断肺结核?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持续咳嗽两周以上,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胸部X光或者CT检查和痰液检查等结果进行诊断。
五、肺结核可以治愈吗?
答案是肯定的!肺结核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目前,标准的抗结核治疗方案为6个月,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完成整个疗程,才能彻底治愈。
六、如何预防肺结核?
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目前预防结核病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儿童患重症结核病的风险。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等。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
避免接触结核病患者:如果必须接触,应佩戴口罩,并保持室内通风。
让我们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一天,共同关注结核病问题,提高防范意识,携手共筑健康防线。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早日战胜结核病,让健康的生活伴随每一个人!